疫情尚未远离 防控仍需继续
近期,国内疫情呈现“点多、面广、频发”的特点,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复杂。公众要密切关注青海省,甘肃省,宁夏回族自治区,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、乌兰察布市,广东省广州市、汕头市、茂名市,河南省郑州市,福建省福州市,黑龙江省哈尔滨市、绥化市,山东省青岛市、枣庄市,山西省大同市、忻州市,湖南省株洲市、邵阳市、怀化市,河北省石家庄市、张家口市,辽宁省丹东市,云南省德宏州,天津市西青区,陕西省西安市,重庆市等地疫情动态。所有来(返)雅人员,在入雅前,要主动向目的地所在社区(村)报备,并积极配合落实相关疫情防控措施。各县(区)按照省上一地一策的指导原则,落实各项防控措施。
最新来(返)雅管控政策
市外风险地区来(返)雅人员。对7日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人员实施7天集中隔离;对7日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人员实施7天居家隔离;对7日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人员实施3天3次核酸检测(每次间隔24小时及以上),第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具后可有序流动。但不得参加聚集性活动,不前往“重点公共场所”(酒吧、歌舞厅、洗浴场所、棋牌室<麻将馆>、网吧、电子游艺厅、密室逃脱、剧本杀等)。(具体风险区详见雅安市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提示表)
省外重点地区来(返)雅人员
1、对近7日内有西藏自治区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居史的来返(川)人员,自抵达目的地社区(村)当日起,实施3天居家健康监测、3次上门核酸采样(每次间隔24小时及以上),第3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具后,可有序流动。倡导继续进行4天自我健康监测,期间第2、4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,做好个人防护,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不得前往人员聚集、空间密闭的重点公共场所,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居家期间,需单独居住,如与家人同住,应单人单间,使用单独卫生间;共同居住者及其本人不得外出,拒绝一切探访;每日配合工作人员上门核酸采样,做好自我健康监测,如有可疑症状,及时报告社区(村)管理人员。居家健康监测人员要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相关规定。居住酒店或其他住所人员,参照此要求执行。
2、所有来(返)川人员,严格落实“入川即检”,实施3天3次核酸检测(每次间隔24小时及以上),第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具后可有序流动,但不得参加聚集性活动,不前往“重点公共场所”(酒吧、歌舞厅、洗浴场所、棋牌室<麻将馆>、网吧、电子游艺厅、密室逃脱、剧本杀等)。
省内重点地区来(返)雅人员
省内有中高风险区所在县(市、区)人员原则上不跨市(州)流动,确需跨市(州)流动的,需持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(以出具报告时间为准)。
特别提醒
主动报备测核酸。有本土疫情发生的县(市、区、旗)7天旅居史的来(返)雅人员,应提前向目的地社区(村)登记报备。如发现自己或家人亲友与病例轨迹有交集,或收到疫情防控提醒短信,或健康码变为“红码”“黄码”要立即向所在社区/村(宾馆)报备,并按要求配合落实疫情管控措施。瞒报、谎报涉疫信息、逃避核酸检测、不配合防控措施等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。
落实重点场所防控。民宿、网约房、酒吧、歌舞厅、洗浴场所、棋牌室(麻将馆)、网吧、电子游艺厅、密室逃脱、剧本杀等十类重点场所要严格查验健康码,发现健康码异常(红码、黄码、弹窗)或有风险城市旅居史的人员,应限制其进入上述重点场所(弹窗人员可进入民宿、网约房),并第一时间报告所在社区(村)。旅游景区、公共文化馆、图书馆、博物馆、影院剧场等文旅场所和交通场站、商场超市、宾馆酒店、农贸市场、宗教寺庙、餐饮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均要严格落实“一扫四查”:扫场所码、查健康码、查核酸检测结果、查风险城市旅居史、查行程码。以及通风换气、清洁消毒等常态化防控措施。餐饮、宾馆、快递、出租等服务性行业从业人员,要求每日接受1次核酸检测。倡议市民群众每周至少主动接受1次核酸检测。市民群众须持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进入公共场所。
加强个人防护。牢记防疫“三件套”“五还要”。日常要坚持“科学佩戴口罩、做好个人卫生、保持社交距离”,牢记“口罩还要戴、社交距离还要留、咳嗽喷嚏还要遮、双手还要经常洗、窗户还要尽量开”。
合理安排出行。坚持不前往或途经有本土疫情发生的地区,出行期间全程做好自我防护,返雅前主动报备,主动落实核酸检测要求,主动配合当地疫情防控政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