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,新学期正值春季传染病的高发季节,开学后学生近距离频繁接触,大大增加了传染病的传播风险。为了做好校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,基建后勤处卫生科整理了相关资料,请全校师生知晓。

一、流行性感冒

流行性感冒(流感)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具有传染性强、传播速度快等特点,潜伏期1~3日,主要症状为发热、头痛、流涕、咽痛、干咳,全身肌肉、关节酸痛不适等,发热一般持续3-4天。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、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。
二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

以发热、乏力、干咳为主要表现,部分轻症新冠感染者可能无任何临床表现,呈现无症状感染者的状态。严重时会导致肺炎,出现呼吸困难、呼吸急促等表现,更严重时引发急性呼吸道综合症。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、接触传播、气溶胶传播。
三、肺结核

结核病过去俗称“痨病”,是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以肺结核最为常见。主要表现为发热、盗汗、全身不适及咳嗽、咳痰、咯血、胸痛、呼吸困难等。
四、麻疹
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每年3-5月是麻疹的季节性发病高峰。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,病毒可经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传播,人群普遍易感。在人员拥挤、空气不流通的学习及生活场所更容易实现传播。主要症状有发热、红色斑丘疹,并伴有咳嗽、流涕、流泪、畏光、咽痛、全身乏力等症状,个别病例还会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,接触后90%以上均会发病。
五、常见传染病预防
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、传播途径、易感人群。有大规模传染病发生的时候,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,即可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流行。我们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,即是分别针对三个基本环节中的某个环节的,分为以下三个方面:
1.控制传染源: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报告、早治疗、早隔离,防止传染病蔓延。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,也要及时地处理。
2.切断传播途径: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,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。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,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,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。
3.保护易感者: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者,不要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,并进行预防接种,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。对易感者本人来说,应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,锻炼身体,增强抗病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