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及人工智能时代的产业智改数转需求,智能制造与信息工程学院(以下简称:智信学院)以“产教融合、精准育人”为核心,系统推进2025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。通过对标新修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及产业人才需求,构建对接产业岗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。
政策引领 锚定育人方向

2025年4月9日,智信学院召开“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推进会”,院长、副院长、专业负责人及教研室主任集体研读《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》《四川省“十四五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》、《雅安市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(2024—2027年)》等文件,深入分析成渝双城经济圈智能制造、数字经济等支柱产业发展趋势。
通过全面调研找准专业特色,新版人才培养方案需立足产业需求、接轨国际标准、强化特色定位,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链、创新链、人才链,培养“懂技术、精技能、能创新”的高技能人才。
多维调研 精准对接需求


1. 网络问卷:倾听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期待
自4月10日起,学院面向合作企业、近四年毕业生开展网络问卷调查,聚焦“岗位能力需求”“课程体系评价”“教学改进建议”三大维度,截止4月24日,累计回收有效问卷200余份。初步数据显示,企业对“实践能力”“跨学科素养”需求占比达85%,毕业生对“项目化教学”“校企共建课程”期待值显著提升。这些反馈为优化课程结构、强化实践环节提供了精准依据。
2. 校企对接:共探产教融合新路径
4月17日至30日,学院邀请重庆海康威视科技有限公司、雅安七彩麦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优质企业入校选拔实习生,同步开展“校企协同育人研讨会”。企业提出“人工智能+制造”“绿色能源技术”等前沿领域人才缺口,专业负责人邀请企业专家共同设计制定“岗位能力分析表”,明确核心技能指标。4月18日,专业负责人深入青年路校区双选会现场,与50余家企业面对面交流,为后续实践教学改革奠定基础。
3. 行业调研:把脉产业发展脉搏
学院组建9支专业调研团队,分赴雅安科技创新综合体、四川浮世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、深圳市AI小镇等地开展行业调研,梳理产业升级对人才知识、能力的新要求。
对标一流 深挖同类院校先进经验
为汲取“双高计划”院校建设经验,智信学院计划于5月开展“对标学习专项行动”。信息类专业团队拟赴成都职业技术学院,重点学习“岗课赛证研创”融通培养模式;制造类专业团队将赴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,调研新专业标准下的专业建设经验。通过“实地观摩+专题研讨”,学院将系统对比人才培养目标、课程设置、实践教学等环节,提炼可复制的创新举措,确保新版方案既具前瞻性,又贴合学院实际。
创新突破 布局新兴专业赋能产业未来
紧扣区域新兴产业布局,智信学院积极推进无人机应用技术、新能源汽车技术、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3个新专业申报工作。联合企业组建低空经济产业学院,在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中打造“无人机测绘+智慧农业”特色课程模块;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教融合联盟,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中开设“三电技术+智能网联”核心课程; 对接雅安大数据产业园,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中构建“AI+医疗”、“AI+农业”跨学科项目。新专业建设将以“专业群+产业链”逻辑,通过课程共享、师资互通、平台共建,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的“无缝衔接”。
智信学院将以此次修订调研工作为契机,持续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推动人才培养从“适应产业”向“引领产业”跨越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